3)第425章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_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举试之事而来,不知道侯爷何时才能从辽南回来?”

  “这个……还真说不准!”

  陈天泽叹了口气道:“待考书生等得太久,却也不好,会影响后来者的情绪,既然侯爷不能回来,那就来个移船就岸,让这些书生到辽南金州去受侯爷考核吧。”

  杨纤纤微微一愣:“此事关系重大,议事府那边怎么说?这些人都是文弱书生,此去辽南,既需乘船,冬天风大,这一路辗转两千里,只怕是会有诸多怨言!”

  陈天泽道:“侯爷在咱们大宁,行的是汉唐之法,在大唐时代,需要的是上马可以打仗,沙场决胜,下马可以治民,庇护万民的高绝之士,而不需要走不得路的酸儒!东行再艰辛,也不过是一路走过去,我们的将兵当初却是一路杀过去的!让他们一路东行,看看这片土地究竟是什么情况,看看百姓是如何生活,也让他们知道创业之艰辛!”

  杨纤纤叹了口气道“若是他们不敢去……”

  “那这样的人不要也罢!”陈天泽笑道:“为侯府录用几个寻章摘句的书生,有什么好处!”

  杨纤纤转念一想也是,跟着刘明遇的时间越来越长,她越是体会到刘明遇对于读书人的态度,在宽河书院第二年的开学典礼上,刘明遇对着全校师生曾发生过关于“读书人风骨”的演讲。

  刘明遇对于这种东西,是信手拈来,不过内容放在大明却是有些大逆不道,他开始讲的是明初大儒方孝孺:“方孝孺是建文皇帝朱允炆的太师,德高望重,博学多才,在成祖打进南京城,建文帝失踪,但是满朝文武皆视建文是大明正统,成祖想收买方孝孺,方孝孺在明太祖陵前将他一通臭骂,逼得成祖下令灭其十族,也留下了“天下读书人是杀不绝”的遗言。方孝孺的执拗在于对君臣大义的坚持,他用自己和家人的性命全了君臣之义,也坚持了“自古忠臣不事二主”的政治操守……”

  这种文章在后世没有八千,也有一万,反正是经过长时间的沉淀。古代的读书人,大致可以分为两类。一类是淡泊名利型,他们无心仕途,坚持在学校教书育人,诲人不倦的,他们学识渊博,见多识广,明晓事理,为人正直。

  哪怕是请客人吃饭,如果客人感兴趣,他们能将每一道菜每一壶酒的来历和做法都细细的跟客人分说,如数家珍,跟他们一起,你永远不用担心找不到话题。读书读到动情处,他们会泪流满面,甚至伏案痛哭。

  有人说犹太人是世界上最会读书的民族,这话没错,但是放到一百年前,犹太人自己恐怕都不敢这样说,因为在古老的中国还有这样一群读书人。

  他们也许一生中没有太大的成就,但是做人绝对正派,国家危难关头,他们会挺身而出,不能力挽狂澜,便以身殉

  请收藏:https://m.ystxt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